来源:火狐平台 发布时间:2025-10-30 13:51:27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它是由电机做为动力源,经过鼓型齿联轴器带动减速机转动。减速机带着曲轴旋转,然后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变成十字头和柱塞为往复运动。当柱塞向后死点移动时,柱塞泵内的容积腔慢慢的变大,柱塞泵腔内的压力越来越低,当柱塞泵腔内的压力小于进口压力时,吸入阀在压力作用下开启,此时液体被吸入泵腔内;当柱塞向前死点移动时,柱塞泵内压力慢慢的变大,此时吸入阀门在压力作用下关闭,排出阀门被打开,液体被挤出液缸,柱塞泵完成一次吸入和排出。接下来贤集网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柱塞泵主要由动力端和液力端两大部分组成,并附有皮带轮、止回阀、安全阀、稳压器、润滑 系统等组成。
曲轴为此泵中核心部件之一。采用曲拐轴整体型式,它将完成由旋转运动变为往复直线运动的关键一步,为了使其平衡,各曲轴柄销与中心成120°。
连杆将柱塞上的推力传递给曲轴,又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柱塞的往复运动,其杆截面采取工字形,大头为剖分式,轴瓦采用对分薄壁瓦形式,小头瓦采用轴套式,并以其定位。
十字头连接摇摆运动的连杆和往复运动的柱塞,它具有导向作用,它与连杆为闭式连接,与柱塞卡箍相连。
浮动套固定在机座上,它一方面起隔绝油箱与污油池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十字头导杆起一个浮动支承点的作用,能提高运动密封部件的使用寿命。
机座是安装动力端和连接液力端部分的受力构件,机座后部两侧有轴承孔,前部设有与液力端连接的定位销孔保证滑道中心与泵头中心的对中性,在机座的前部一侧设有放液孔,用来排放渗漏的液体。
泵头为不锈钢整体锻造而成,吸、排液阀垂直布置,吸液孔在泵头底面,排液孔在泵头的侧面,同阀腔相通,简化了排出管路系统。
密封函与泵头以法兰连接,柱塞的密封形式为碳素纤维纺织的矩形软填料,拥有非常良好的高压密封性能。
进、排液阀及阀座,适合输送黏度较大的液体的低阻尼、锥形阀结构,具有降低黏度的特点。接触面有较高的硬度和密封性能,以保证进、排液阀有充足的使用寿命。
泵头排出的液体,通过低阻尼止回阀流人高压管道,液体反向流动时,止回阀关闭,阻尼高压液体流回泵体。
压力表有普通压力表和电接点压力表两种。电接点压力表属仪表系统,它能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在排出管路上安装有弹簧微启式安全阀,文章由上海泽德水泵整理它能保证泵在额定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时的密封,超压时自行开启,起泄压保护作用。
结构组成主要有偏心轮、柱塞、弹簧、缸体、两个单向阀。柱塞与缸体孔之间形成密闭容积。偏心轮旋转一转,柱塞上下往复运动一次,向下运动吸油,向上运动排油。泵每转一转排出的油液体积称为排量,排量只与泵的结构参数有关。
卧式柱塞泵是由几个柱塞(一般为3个或6个)并列安装,用1根曲轴通过连杆滑块或由偏心轴直接推动柱塞做往复运动,实现吸、排液体的液压泵。它们也都采用阀式配流装置,而且大多为定量泵。煤矿液压支架系统中的乳化液泵一般都是卧式柱塞泵。
乳化液泵用于采煤工作面,为液压支架提供乳化液,工作原理靠曲轴的旋转带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实现吸液和排液。
轴向柱塞泵是活塞或柱塞的往复运动方向与缸体中心轴平行的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利用与传动轴平行的柱塞在柱塞孔内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容积变化来进行工作的。由于柱塞和柱塞孔都是圆形零件,加工时能够达到很高的精度配合,因此容积效率高。
直轴斜盘式柱塞泵分为压力供油型和自吸油型两种。压力供油型液压泵大都是采用有气压的油箱,靠气压供油的液压油箱,在每次启动机器之后,必须等液压渍箱达到使用气压后,才能操作机械。如液压油箱的气压不足时就启动机器,会对液压泵内的与滑靴造成拉脱现象,出会造成泵体内回程板与压板的非正常磨损。
径向柱塞泵可分为阀配流与轴配流两大类。阀配流径向柱塞泵存在故障率高、效率低等缺点。国际上70、80年代发展的轴配流径向柱塞泵克服了阀配流径向柱塞泵的不足。由于径向泵结构上的特点,固定了轴配流径向柱塞泵比轴向柱塞泵耐冲击、寿命长、控制精度高。变量行程短泵的变量是在变量柱塞和限位柱塞作用下,改变定子的偏心距实现的,而定于的最大偏心距为 5—9mm(根据排量大小不同),变量行程很短。且变量机构设计为高压操纵,由控制阀来控制。故该泵的响应速度快。径向结构设计克服了如轴向柱塞泵滑靴偏磨的问题。使其抗冲击能力大幅度提高。
液压柱塞泵靠气压供油的液压油箱,在每次启动机器后,必须等液压油箱达到使用气压后,才能操作机械。直轴斜盘式柱塞泵分为压力供油型的自吸油型两种。压力供油型液压泵大都采用有气压的油箱,也有液压泵本身带有补油分泵向液压泵进油口提供压力油的。自吸油型液压泵的自吸油能力很强,无需外力供油。
在进行垂直安装时,建议冲洗轴承以润滑前轴承。一定要考虑下列安装条件:★在油箱内安装☆当最低油位等于或高于泵安装法兰区域时:油口 R/(L),T和 S 打开(请参见下图)。
当最低油位低于安装法兰区域时:必须对油口 R/(L),T和(可能的话)S进行管道连接,如下图中所示。此外,还要遵守下文中所述条件。
在安装之前,将泵置于水平位置并向泵壳体内注油。将油口T用管道连接至油箱,R/(L)则封堵。在安装条件下注油:通过R注油,通过T排气,之后封堵油口R。条件:一定要保证泵的最小入口压力(吸油压力)为 0.8 bar(绝对)。避免在油箱上方安装以减小噪音等级。
注意:油口T,K1,K2 或 R/(L)的最高位置必须用于注油/排气,然后连接箱体泄油管路;
①当最低油位等于或高于泵的上边缘时:壳体泄油口和吸油口S打开(请参见下图)。
②当最低油位低于泵的上边缘时:必须对壳体泄油口和油口 S进行管路连接。请遵守上文中所述条件。在调试前向泵壳体注油。
2、在油箱下方安装:必须对壳体泄油口和油口S进行管路连接 ,请参见下图。
1、不能用煤油、汽油、酒精、蒸气或其它液体,防止液压元件、管路、油箱和密封件等受腐蚀;
2、清洗过程中,液压泵运转和清洗介质加热一起进行。清洗油液的温度为(50-80)℃时,系统内的橡胶渣是容易除掉的;
3、清洗过程中,可用非金属锤棒敲击油管,可连续地敲击,也可不连续地敲击,以利清除管路内的附着物;
4、液压泵间歇运转有利于提高清理洗涤效果,间歇时间一般为(10-30)min;
5、在清洗油路的回路上,应装过滤器或滤网。刚开始清洗时,因杂质较多,可采用80目滤网,清洗后期改用150目以上的滤网;
6、清洗时间一般为(48-60)小时,要根据系统的复杂程度、过滤精度要求和污染程度等因素决定;
7、为避免外界湿气引起锈蚀,清洗结束时,液压泵还要连续运转,直到温度回到正常状态为止;
这类故障出现时一般表现为曲轴箱温度上升,电机电流升高,机油颜色变黑等。在检查过程中一经发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应及时停泵检查,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如果检查处理不及时,就会发生烧瓦、抱轴事故,导致曲轴研伤,严重时甚至曲轴报废。
造成这类事故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由于轴瓦和轴颈之间润滑状况恶化而产生的。
a、当曲轴箱由于某一些原因进水,会使机油乳化呈现乳白色,粘度下降。使机油在轴瓦和轴颈间的附着能力变弱,影响润滑油膜的形成,这时容易在轴瓦和轴颈之间形成粘合磨损,导致轴瓦表面粗糙度增大,摩擦力增大,温度上升,最后发生烧瓦事故。
b、机油中的杂质主要是机油中的砂粒、灰尘以及泵内金属磨屑,这些杂质进入轴瓦和轴颈间隙中,使轴瓦嵌油面积减小,并形成磨粒磨损,同时机油中的杂质过多还容易堵塞轴瓦盖上的机油流道,使轴瓦间隙内供油不足产生粘合磨损。这两种磨损共同作用的的结果使轴瓦温度上升,间隙变小,最后导致烧瓦事故。
c、由于柱塞泵采用的是飞溅式润滑,当机油液位低于规定的下限时,曲轴及连杆的带油能力变弱,造成轴瓦和轴颈间的供油不足,不能形成足够的润滑油膜,进而产生粘合磨损,如果不及时补加机油,就会出现轴瓦与轴颈干磨,发生烧瓦甚至抱轴事故。
d、柱塞泵要求使用规定牌号的机油(CC15W/;40),若机油牌号不对,粘度过大流动困难,机油不能顺利进入轴瓦和轴颈间隙内,就会造成供油不足。如果选用粘度低的机油,使机油在轴瓦间隙内附着能力变弱,油膜承载能力变弱,这一些因素都易引起粘合磨损,继而出现烧瓦事故。
用变频调速系统控制的注水泵,是根据系统压力的设定自动调节泵的频率和转速,有时由于频率低,电机转速低。此时曲轴连杆带油能力变弱,机油不能连续进入轴瓦内,不能在轴瓦间隙中形成稳定的油膜,因此,当泵速过低时,易形成粘合磨损。
长时间停运的泵曲轴箱内机油温度低,粘度大、流动性差,如果启泵前未经盘泵和空载运转,启泵后马上升压或带压启泵,此时只有少数的机油进入轴瓦间隙内,就会产生短时间的粘合磨损。如果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操作,就会使轴瓦、轴颈摩擦面积增大,润滑状况进一步恶化,由此产生烧瓦事故。
④液力端阀片损坏,连杆在返回的行程受高压水推动,造成轴瓦和轴颈的冲击、交变载荷次数增多,引起轴瓦温度上升。
①必须做到定时巡回检查,发现曲轴箱温度升高超过上限时立即停机(超过环境和温度35CO)。在检查箱体温度时应与正常运行时的温度作比较,一经发现温升速度较快,立即采取一定的措施停泵检查。
②在检查中发现机油颜色变白,应及时清洗曲轴箱更换机油(擦拭曲轴箱内部只能用毛巾而不能用棉纱)。
⑥要求运行3000~5000小时进行一次二保,检查轴瓦是否磨损,间隙是否合格。
⑦新泵或大修泵要作好磨合工作,连续空载运行不少于24小时,各个压力阶段试运不少于8小时,并按5MPa间距逐步加压。运行500小时后,清洗曲轴箱更换机油。
⑧对于变频泵转速较低时对轴瓦润滑产生的影响,可以设定逆变器的最低频率(不低于25HZ),也能调整泵的柱塞直径。
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启泵前盘泵检查有没有卡阻,空运5分钟后再逐步加压(冬季空运时间不低于10分钟)。
这类故障与烧瓦、曲轴研伤故障征兆基本相同,在烧瓦的同时往往也伴有十字头磨损、滑道拉伤和连杆销轴、铜套的磨损现象发生。此类故障往往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类故障发生后,如果处理不及时,往往造成十字头滑道和十字头的严重损伤。
①由于十字头和滑道的润滑状况恶化而产生的,他的形成机理与烧瓦、曲轴研伤的形成机理相同。
②由于轴瓦研伤后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磨屑,这些磨屑进入到十字头和滑道间隙内产生磨粒磨损,因此导致十字头磨损和滑道拉伤。
③由于铜套或销轴松动,在十字头内产生轴向窜动,并与十字头滑道非间接接触产生磨擦,因此导致拉缸事故。
⑤由于连杆弯曲导致十字头和滑道偏磨,造成拉缸事故(这种故障一般在大修试运时出现)。
③铜套和销轴松动后发生轴向窜动一般不容易检查,这就要求在泵装配时一定按规定的过盈量装配,铜套的装配采用冷装配工艺。
⑤由于箱体温度过高在极短的时间内可造成大的事故(75oC),所以在泵上安装温度超限自动保护装置,可以轻松又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这类故障一般表现为皮带打滑,有刺耳的摩擦声,泵转数降低,皮带弹跳,并且有焦糊味。发现这样的一种情况应及时停泵,调整皮带松紧度并调整四点一线合格,如处理不及时将导致烧皮带。
①两个皮带轮槽不对正,四点一线误差太大,运行时皮带弹跳,皮带与轮槽偏磨,接触面积减少使皮带磨损速度加快。
④皮带型号不对,皮带宽度与电机轮槽不符,造成皮带不能完全嵌入槽内,接触面减小,导致烧皮带。
发生这种故障一般表现为整机振动,噪音增大,流程焊口部位经常刺漏,压力表指针摆动过大,管线颤动。一经发现震动过大应立即处理 ,避免发生其他事故。
①在巡回检查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柱塞连接卡子、总成压盖是否松动,电机固定螺丝、泵基础固定螺丝是否松动,有问题及时整改。
这类故障表现为曲轴油封和挡油头油封部位的漏油,长期漏油不仅造成机油的浪费,而且严重时如发现不及时会造成箱体缺油,产生抱瓦拉缸事故。
③观察进出口压力表的波动情况,如进口压力表波动较大,说明进液阀片不严。如出口压力表波动较大,说明排液阀片不严。
泵效下降是由于泵头内高压区或低压区密封不严所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由于阀片破裂变形,以及阀座、阀片表面刺出沟槽等原因使阀座阀片表面密封不严。
以上是贤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柱塞泵结构、分类、安装方法、优缺点、清洗需要注意的几点、常见故障及预防的方法。你掌握了吗?要知道,柱塞泵常规使用的寿命的长短,与平时的维护保养,液压油的数量和质量,油液清洁度等有关。避免油液中的颗粒对柱塞泵磨擦副造成磨损等,也是延长柱塞泵寿命的有效途径。在维修中更换零件应尽量使用原厂生产的零件,这些零件有时比其它仿造的零件价格要贵,但质量及稳定性要好,如果购买售价便宜的仿造零件,短期内似乎是节省了费用,但由此就带来了隐患,也可能对柱塞泵的使用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大家在平时要注意柱塞泵的维护与保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柱塞泵发挥它最大的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