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全方面提高办学质量

来源:火狐平台    发布时间:2025-10-30 13:51:17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四道难题的破解,是推动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对此,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河南省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制约着高校的健康发展。从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经费一直低于全国中等水准,且差距呈逐年加大趋势。2009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仅为全国中等水准的62.7%,位居全国后列。

  邹友峰指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突破资金瓶颈。政府要明确责任,认真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到2012年完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分解目标,加快化解高校债务。

  一是继续加大政府投入,逐年提高生均事业经费水平,到2012年达到全国中等水准。二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争取更多中央资金。三是给予高校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支持独立学院发展、支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设立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等。四是改革经费划拨方式,改零基预算为按实际在校生人数拨款,同时,根据高校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及办学成本的不同,分类制定拨款标准,并向省重点支持的骨干高校倾斜,使拨款标准更符合学校办学实际。五是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化解高校债务,加强与银行协调,调整高校贷款结构;严控新增贷款增长,防止新的债务。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因困难多、压力大而非常关注。如何有效化解“人往哪里去”的难题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邹友峰认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去,到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去;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要与企业深度合作,根据自身的需求及时修改培养方案,切实让毕业生与社会无缝对接。

  邹友峰建议,为解决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难题,高校还应千方百计地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开辟招聘信息公告栏,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和指导;定期邀请就业专家来校作就业形式分析和职业生涯策划,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引导。同时,学校还应按照“两级管理,重心下移”的管理模式,构建起全员参与就业机制、学习与就业一体化机制、就业指导全程化机制、毕业跟踪帮扶机制、困难毕业生援助机制等,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就业服务网络,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邹友峰指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是破解“质量怎么保”难题的重要手段。河南省高等教育总体水平较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与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河南省重点大学数量明显偏少,“211工程”高校仅有1所,“985工程”高校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总体水平不高,缺乏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师队伍;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能力较弱;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全省高校仅拥有材料加工工程、凝聚态物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与河南省经济社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对科学技术工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因此,要逐步加大省级质量工程建设力度,建成大批包括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在内的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全方面提升河南省高等教育在全国的地位,真正发挥其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邹友峰分析,目前河南省高校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美好期盼。从总体上看,河南省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偏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长期低于全国中等水准。从目前的数字看,无论是每1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还是全国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甚至未达到全球中等水准。这种状况只有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才能改善。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要以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为前提。在规模上有所突破,才能培养更多专门人才,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邹友峰指出,质量是大学的生命,要保证在规模扩大的条件下,保持比较高的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处理好以下一些关系,即高等教育的规模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平衡地、适度地发展,不能超越社会总的经济情况,不能搞“”;建立社会、政府、学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机制,加大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力度;合理的安排高等教育专业、规格、层次的结构比例和高等学校的结构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学习、引进和探索先进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等。总之,全方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立足省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搜索